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-最近银行存款冷冷清清,理财柜台却人山人海,大家都去抢分红险了?搞半天,原来是分红险预定利率比银行三年定存高那么一丢丢,好多人就坐不住了。
这利差看着不大,却暗戳戳地改变着大家的理财思路。
作为一个混迹财经圈十多年的老司机,我嗅到了一丝不安的味道,这-利率倒挂-背后,藏着保险行业的生存密码。
先来看一组扎心的数据:2022年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只有2.09%,而十年前卖出的保单,预定利率还有3.5%!这可不是闹着玩的,简直就是保险公司头上的-达摩克利斯之剑-。
就像水库管理员,进水少放水多,迟早要玩完。
现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都跌破1.7%了,股市也是上蹿下跳,保险公司投资债券和股票都不赚钱。
我有个在大型保险公司做精算师的朋友偷偷跟我说:-现在每卖出一份分红险,都感觉像埋了个雷。
-
监管部门也不是吃素的,去年出的-报行合一-新规,就像给脱缰的野马套上了辔头。
以前银行柜员卖保险比卖自家理财还积极,佣金最高能到首期保费的80%!现在呢?腰斩!我认识一个股份制银行的网点负责人,他说:-现在柜员宁愿推销结构性存款,也不愿意碰保险了。
- 这也难怪保险代理人数量断崖式下跌,巅峰时期900多万大军,现在只剩200多万了,流失速度比我掉头发还快。
这让我想到1997年日本保险业崩盘,东邦生命保险破产,利差损缺口巨大,引发了连环爆雷。
还好,咱们国家的制度设计比较靠谱,从偿二代到保险保障基金,各种防火墙都安排上了。
去年有个地方小保险公司差点翻车,保险保障基金联合几家大公司出手,悄咪咪地就把风险化解了,水面一点波澜都没有。
不过,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自己买的保单安不安全。
有些网红分红险宣传-既有保障又有收益-,但合同里的小字写着-分红收益不确定-,就像超市-买一赠一-,赠品可能就是根牙签。
某理财平台的数据显示,2023年到期分红险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中位数才2.3%,跟银行存款差不多,图啥?更坑的是,有些产品把80%的资金都放协议存款里,这-资金空转-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啊!
站在十字路口,我们也不能把分红险一棒子打死,但也不能忽视潜在的风险。
就像中医治病要-固本培元-,保险行业也应该回归保障的初心。
最近有个互联网保险公司推出的-模块化保险-挺有意思,客户可以像搭乐高一样,自由组合保障和理财单元,既个性化又实用,保障功能也C位出道了。
现在监管层把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挂钩,险资也开始投资新基建、碳中和等国家战略项目,感觉保险行业正在从拼规模转向拼质量。
看着窗外陆家嘴的灯光秀,我突然明白了-保险姓保-的深意。
就像黄浦江既需要大桥,也需要堤坝,分红险撑起行业半边天的时候,更要筑牢风险保障的根基。
毕竟,百年老店靠的不是高息揽客,而是守护万家的承诺。
免责声明:本文的时间、过程、图片,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。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、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作者,我们将予以删除!
